栽桑、养蚕、缫丝、织绸是中国的伟大发明,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蚕桑产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功勋产业、富民产业、生态产业和文化产业,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实现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我国茧丝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本实验室建立了智慧化蚕桑种业创新、蚕桑种养技术、蚕桑病虫防控、资源精深利用等现代蚕桑生产系统,推动蚕桑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1、精准化蚕桑种业创新系统。基于重要性状遗传机理解析,创新分子设计与基因编辑育种理论和技术,对种质资源的高产性能、抗病性能、抗逆性能和广食性等性状进行精准遗传改良,培育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的突破性家蚕新品种。
2、智能化蚕桑种养及预警系统。建立桑园水肥一体化智能化控制系统,建立家蚕饲养过程中环境因素和人工饲料供给的精准控制系统及平台,实现智能化高品质蚕茧的生产规模化生产。。基于图像识别及深度学习系统,准确判断蚕的发育进程和生理状况、桑树的生长态势和病虫害发生情况,对蚕病和桑病的发生提供智能化预警。
3、高值化蚕桑资源利用系统。基于蚕桑资源功能成分分析和创新用途设计,利用高效生物分离和生物转化等高值化生物加工关键技术,在桑枝活性成分的鉴定和应用上取得突破,在丝胶蛋白的高效回收和再利用上取得突破,实现蚕桑资源的精深加工和高值化利用。

遗传改造的家蚕取食苹果、梨、玉米和大豆等

生产超强力生丝的家蚕及其蚕茧

服务乡村振兴